陜西衛健委下令,規范耗材集采、兩票制
6月26日,陜西省衛健委發布《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關于進一步規范公立醫療機構設備和藥品耗材采購工作的通知》。
《通知》圍繞預算管理、分類采購、采購價格、兩票制、集采政策執行、醫院內部管理制度、采購監管機制、結余留用政策、政策宣傳引導等方面進一步規范全省公立醫療機構設備和藥品、醫用耗材采購管理。
01 加強預算工作管理
1. 醫療機構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的貨物、工程和服務必須納入本單位預算管理,包括醫療機構的財政補助收入以及事業收入、經營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自有資金",未納入預算管理的項目一律不得實施采購。
2. 嚴禁以任何不合理理由拆分采購,化整為零規避招標。
3. 除特殊情況外,醫療機構的藥品耗材原則上應從陜西省藥械集中采購平臺采購。
02 規范實施分類采購
耗材網采率應達到80%以上,應急采購金額不超過5%
1. 醫用耗材(含體外診斷試劑)均應從省招采平臺陽光采購,公開交易。
2. 醫用耗材網上采購率應達到本機構醫用耗材采購金額的80%以上。
3. 對臨床必須但尚未在省招采平臺進行限價掛網或直接掛網的藥品耗材,醫療機構可與醫藥企業議價進行應急采購,并及時在省招采平臺進行備案。
4. 應急采購金額原則上不得超過本機構上一年度藥品耗材采購總金額的5%,超出5%的需向統籌區醫保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提交省招采平臺辦理。
03 規范緊急情況采購
醫院可便利化采購,不受部分政策限制
1. 對因嚴重自然災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所實施的緊急采購,不適用《政府采購法》,醫療機構可采用便利化的方式采購,不受省招采平臺、供應目錄、"兩票制"、集采任務等政策限制。
2. 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緊急采購內控機制,在確保采購時效的同時,提高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保證采購質量。事后,醫療機構相關部門要向本機構相關委員會進行報告,并保存相關采購資料備查。
04 依法依規確定價格
集采產品按中選價采購,非集采產品經同意后納入采購目錄
1. 對國家和省級(省際聯盟)組織集中帶量采購的藥品耗材,醫療機構須按中選價在省招采平臺采購。
2. 對非集采的藥品耗材,醫療機構可根據臨床需要,按照安全、有效、適宜、經濟的原則,經藥事管理委員會、醫用耗材管理委員會同意,納入醫療機構采購目錄,在省招采平臺采購。
3. 鼓勵醫療機構組建采購聯盟,對非集采藥品耗材聯合議價采購
05 嚴格落實"兩票制"
13類高值醫用耗材實行"兩票制"
1. 醫療機構要在藥品和血管介入等13類高值醫用耗材采購中實行"兩票制";
2. 對國家和省級(省際聯盟)組織集中帶量采購的藥品耗材可不執行"兩票制";
3. 對邊遠地區醫療機構,允許在"兩票制" 基礎上再開一次購銷發票;
4. 對采購急(搶)救等特殊情況藥品耗材時,可不實行"兩票制"。
06 嚴格執行集采政策
準確報量、落實中選產品使用,及時結算貨款
1. 集采藥品耗材報量、采購:醫療機構應充分考慮臨床需求和實際使用情況,準確報量。鄉鎮衛生院要履行"以鎮代村" 報量主體責任,有序采購和使用集采中選產品,并足額完成采購周期內中選產品的約定采購量。藥品耗材實際需求量超出約定采購量以外的部分,鼓勵優先采購中選產品。
2. 貨款結算:醫療機構與企業貨款結清時間不得超過交貨驗收合格后次月底。
3. 集采執行情況納入考核:醫療機構落實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情況,納入本單位績效考評、醫療機構負責人目標責任考核范圍,并作為醫保定點協議管理和醫保總額指標制定的重要依據。
07 加強招采信用評價
定期披露信用評價結果,失信企業、產品予以限制
省招采平臺要切實承擔招采信用評價主體責任,積極推進失信評級審定工作,定期向社會披露信用評價結果。醫療機構要將生產企業和配送企業的評價結果向省招采平臺反饋,對違法失信"黑名單"企業和失信產品給予必要限制。
觀點總結:
"誰采購、誰負責",七大方面規范醫院執行采購。
提高采購效率:通過明確采購責任,醫院能夠簡化采購審批流程,規范采購流程,從而提高采購效率。
確保采購質量:在"誰采購、誰負責"的原則下,采購人員會更加注重采購物品的質量。
加強風險管理:通過規范采購行為,醫院能夠更好地管理合規風險和經營風險。醫院的采購行為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
優化工作流程:這有助于避免參與招標談判的人員因沒有事先做好準備或沒有進行充分的討論形成談判方案,導致招標失效或談判活動無法正常開展。
增強部門間合作:通過明確采購責任,醫院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將得到加強。
提高經濟效益: 5通過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確保采購質量等方式,醫院可以更好地管理財務支出,提高經濟效益。
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建立規范的采購制度有助于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優化工作流程、增強部門間合作、提高經濟效益等方式,醫院可以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實現長期穩定發展。